第(1/3)页 外界怎么想不重要,李颜只需要关心自己。 系统只要还能提升,指数爆炸的曲线就不会停下来。 很多人好奇的问题“李颜在干嘛”,答案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的“研究系统”。 对于达成身家百亿成就这件事,外界的反应比李颜自己强烈了不止一点点。 说到底,还是心境不同。 哪怕是达成过这个成就的韦易力,看着如此年轻的李颜,也不免要感慨两句“已经达到人生顶峰”。 但李颜完全不觉得,别人只看得见他爬到了云层之下最高的山峰,站在峰顶的他却看到了远处全是入云峰。 前方的路还远着,有的是高山要征服。 怎么征服?肯定不是一步步用脚爬。 自从计算机突破70%进度以来,李颜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些不同的提升路径。 循规蹈矩、按部就班地走,绝对不是这个阶段该做的事。 李颜深信一件事,系统给了看似走不完的路,就一定会给匹配的交通工具。 只是他还没找到而已。 他还需要更多的尝试,以激发更多的认知,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。 例如这次竞赛。 也算是李颜给自己找了直面数学挑战的机会。 比赛本身是什么级别其实不怎么重要,包括那位似乎在别人眼里有点宿命对决感的对手余科由。 也只是个提高趣味的添头而已。 赢不赢余科由不是他在意的事情,他的乐子主要是看上京怎么应对余科由要输这个可能。 就系统本身来说,突破口并不难找。 一级技能。 李颜第一次卡壳,就是觉醒一级技能之后成功突破的。 这东西很显然是“机制技能”,有别于其他所有技能,效果针对系统本身。 只不过最近“认知突破”有点失灵,学习自动驾驶相关内容的时候卡壳了也没启动。 李颜一度以为这是个阶段性的消耗型技能。 不过问过系统了,系统保持沉默,说明李颜错了。 “是光环就行。”李颜揉了揉眼睛,他泡在书海已经好几天了,为了验证现阶段高度集中地大量阅读是否还有用。 事实证明,没啥用。 李颜确信自己脑子里多了很多知识,但也就只是如此了。 不是什么“学归学用归用”的问题,也不是什么“不懂融会贯通”这种很初级的问题。 李颜要是会被这种问题影响……这系统恐怕也开发不了百分之十。 用是肯定会用的,学习、领会、应用,以李颜现在的整体能力,都是一口气的事儿。 但只是这样不够! 7月10日,周日。 新闻已经铺天盖地,互联网上对于李颜的讨论热度每天都在创新高。 连未来科技管理层的部长们心态都有了变化,上周五下午开了个短会,李颜分明从各位部长的状态里看出了依依不舍…… 原因很简单,百亿这个节点对于未来科技的员工,意义更是非凡。 因为李颜的牛逼,是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利益的。 活着的传奇,触手可及的启明星,带领大家走向新时代的船长就在眼前,哪怕开会都想多待一会儿。 说不定哪天,李颜就不再亲自参与这各项工作了。 “这两天李总出现的频率少好多。”刘立伟下班时还跟尚杰说了一句。 “他现在肯定很忙,不知道有多少大人物想见他,珍惜李总还能跟你聊两句的日子吧。” “唉,”刘立伟看起来很是惆怅,“他走的路确实不是我们能跟得上的,能有机会跟他做事,也算是不枉此生了。” “哇,要不要这么夸张?” “夸张吗?不,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。”刘立伟看上去很认真,“我就算大学最飘最自信那会儿,做白日梦都不敢做到今天这样。” 尚杰沉默了。 “尚工,就光是蛟龙手机这个项目,你敢说不是拔高了我们人生的上限吗?” 尚杰沉吟半晌,点了点头,“以后提到国产自研的第一个操作系统,是我们做的;提到国产智能手机,也绝对绕不开蛟龙。” “历史会记住我们。” “我都不敢想象李总周末得有多忙。”尚杰转了个轻松点的话题,两人便聊着八卦过周末去了。 他们肯定想不到李颜周末就这么窝在办公室看了两天书。 他甚至拒绝了华夏电视台的采访。 冥想这东西,一鼓作气为宜,碎片化的思考得不到什么突破性的成果。 第(1/3)页